【绿色低碳】系列科普2——科普文章选登:“低碳生活,绿色生活”双碳科普
一、什么是“碳排放”?
碳排放是泛指温室气体排放,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三次缔约国,主要来自于燃烧以煤炭、石油与天然气为主的化石燃料,因组成以二氧化碳为主,又称为碳排放。虽然大多无色无味,不像PM2.5会对人体产生直接影响,却会使全球暖化的速度加快,助长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加剧等气候危机。
工业革命以来,碳排放随着科技发展而越趋严重,电力生产、交通运输(包括汽车、飞机、船只)、住宅能源消耗、农业、工业制程等大量地燃烧化石燃料,造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遽增加,助长气候变迁,加剧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与强度。
二、什么是“双碳”?
“双碳”是指“碳达峰”和“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三、为什么提出“双碳”?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在自然灾害方面,可能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热浪侵袭、暴风雨、干旱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在生态环境方面,可能引发生物多样化丧失、生态系统大范围破坏;在对人类的影响方面,可能对水资源、能源、土地、森林、海洋、物种资源、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等带来巨大冲击,继而导致疾病多发和争夺资源的冲突战争。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
四、我国的“双碳”目标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来源: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 山东省电力科学技术协会
编辑:王 勤